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居家日用 >

40年前供销社卖过的20个生活用品,见过一半算你

发布时间:2025-01-25热度: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初,社会资源还处于相对匮乏的阶段,为了使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取一些生活用品,就需要用票来进行购买,在那个时代,用票换物的方式,一度成为了购买物品的主...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初,社会资源还处于相对匮乏的阶段,为了使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取一些生活用品,就需要用来进行购买,在那个时代,用票换物的方式,一度成为了购买物品的主流。

回到40年前,下面的这12种生活用品都是非常常见的,而现如今,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了。那究竟是哪12种物件呢,你又见到哪几种呢?

在当时那个年代,大花布是深受大家喜爱的,对于那个时代的人,审美就是喜欢这种大红花、大绿花的感觉。

尤其是对于现在的长辈,那可是他们小时候的记忆。像我爷爷奶奶的那个年龄,家里都有这种布料的棉被。

下面这张照片是搪瓷脸盆,可以说,在那个年代,这个可是家家户户都有的东西,不仅结实还耐用。

而且上面印有的大红花,显得非常的喜庆,也由于盆子质地光滑,因此,对于妇女来说,清洗起来也比较方便。

那个时代,很多上班的工人和上学的学生,在中午吃饭的时候,都会拿出自己铝制饭盒,它轻便且容易携带。

由于饭盒的长相都一样,有一些学生就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了饭盒之上,以免拿错。

那个时代的人,并不富裕,因此,大多数人打开自己的饭盒时,都是父母自制的一些咸菜盖在大米饭上面。

尽管说,是粗茶淡饭,但是大家吃的都是非常的开心,有的时候,大家伙还会分享,你吃一口我的,我吃一口你的。

木制的算盘你见过吗?

在上世纪70、80年代,很多人用的算盘都是用木料制成的,而现在很多算盘,大多数都是用硬塑料制成。

下面的这张照片,就是一个木制的算盘,由于算盘拨的时间长了,上面的油漆也慢慢的脱落了。

对于70、80年代的出生的人,恐怕都见过麦乳精吧,这个可是那个时代,麦乳精可是非常珍贵的东西,若不是孩子生病,估计父母都舍不得给孩子喝,要是孩子的学习有进步,也许父母还会拿此奖励。一杯麦乳精,浓浓的香味。

在那个年代,缝纫机是非常受欢迎的一件生活用品,在那个还不是很富裕的时期,家家户户都过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的生活,因此,谁家要是能有一台缝纫机,那可是让人非常羡慕的。

在70年代,结婚的三大件,就是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

在过去的那个年代,人们结婚更讲究的是实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结婚必备的东西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在过去普通老百姓的家中,取暖的工具主要是靠蜂窝煤炉子

蜂窝煤炉子外面是一层铸铁构成,而把蜂窝煤放置进去,就可以很好的进行燃烧,不仅可以生火做饭,而且也能给家里带来温暖。

在70、80年代,家里动不动就会停电,而这个时候,手电筒就派上了用场。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那个年代,经常会用到的手电筒,手电筒上方拧开,放上两节大电池,拧上,把手电筒上面的按钮一按,手电筒就会放出光亮。

在那个年代,这个手电筒使用起来是非常方便的。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见过奶奶戴着顶针缝制被子,而当时的我,年幼无知,心里还想,为什么奶奶要戴着戒指去缝被子。

随着长大,才知道这个东西叫做顶针,而上面很多细小的孔,就是面对较为坚硬的布料时,可以保护自己的手。

这种老物件,尽管是40多年前的东西,但是现在在很多的家庭中,依然是广泛的使用。有一句话叫做“劳动人民的智慧”,真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老一辈的智慧也在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

钻子,在当时的妇女手中,是做针线活和纳鞋底的好工具,一截木头,上面固定了一个底下粗,上面尖的铁针,而这个铁针,也是匠人们用钢条一点一点锯成的。

像缝制这种厚实的鞋底,用这个去钻,才能在鞋底上钻个眼子,才能穿针引线。

供销社在成立之初,是属于公家所有,因此里面管理的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公务人员。

可是后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有一部分供销社就由私人进行承包了,尽管说,后期它的性质发生改变,但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旧没有改变。

在农村,供销社深受人民的喜爱,尽管说,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但是对于我们的父辈来说,那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现如今的再提及供销社,那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标志,同时印上了时代的印记。

在上世纪的70年代,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中,为了使大家都能够买到心仪的生活用品,也因为物资的匮乏,因此,这一段时间都是有限购的要求。就拿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肥皂来说吧,那时候,每个月,每人都只能买上一块。

对于大人的衣服,父母根本就舍不得给自己用,除非是自己特别在乎的一件衣服,可能会用肥皂洗上一洗,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水多甩两下。

下面这张照片所展示的就是老式的油灯,在过去那个年代,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有电灯,尤其是70年代的农村。

油灯的构造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玻璃罩子,一个油壶,再加上一个灯芯,每次夜晚即将来临的时候,父母就会点燃油灯,来照亮一家人的生活。

现在人洗头的样数都是多种多样的,脱发有脱发的洗发水,柔顺有柔顺的洗发水,而在过去40年前,能用的产品可没有现在丰富,而这个也是那个时代人最美好的回忆。之所以它受到欢迎,也与它独特的味道和洗发的感受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的凉鞋设计不仅要凉快,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舒适,可是在过去的那个年代,凉鞋主要就是这种塑料材质的。

虽说这个凉鞋轻便,但是一旦走路时间长了,就会使脚部有不舒适的感受。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塑料本身质地就是比较硬的。

在70年代,交通工具本身就匮乏,自行车在当时是非常受欢迎的生活用品,同时,它也是当时结婚的三大件之一。

不过,那个时代的自行车,不像现在,有很多种类型,而在当时,主要以二八自行车为主。

二八自行车,其实顾名思义就是车轮直径为28厘米,不过放在现在,都属于比较大的自行车了。

那个年代,无论是上班,接送孩子还是出门游玩,父母都是把孩子放在车前面的横梁上。你小时候,有没有坐在横梁上,父母带着你出去玩呢?

小儿书在70年代,无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是人手一本书。而且在那个年代,本身就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因此,很多人茶余饭后,就会拿着小儿书去看。

这种梳子想必现在的孩子都没有见过,就算有见过的,估计也是从古装电视剧中见过。

在过去的年代,人们的生活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而且卫生方面也比较差,因此把梳子的梳齿做的比较密,可以帮助把头上的脏东西梳出来。

尽管说,现在这种梳子也用不到了,但是在一些老一辈的家中,还是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像是一些比较传统的理发店,也是可以见到这种篦梳的。

在40年前,供销社还卖中国传统的各式白酒,那个时候,在供销社的柜台上,琳琅满目,里面有二锅头、竹叶青以及头曲等,既好喝又实在。

那个时候,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喝得起,但现如今,白酒已经进入了普通人的家中。

白酒向来都是中国酒文化的一部分,而如今很多的白酒企业,像是五粮液、茅台,在中国的白酒行业中,都是领头的企业,同时,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铁架子玻璃镜,现如今已经再也看不见了。

这种镜子在那个年代,除了实用之外,还有一定装饰的作用,在镜子的后面,有一层油画。前面是一层玻璃,可以照脸,后面是一层油画,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这是不是一举两得呢?

行军水壶,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是很流行的户外用品,不过它有一个缺点,就是不隔热,估计很多人在小的时候,都被这个水壶烫过吧。

现如今,40年过去了,这个水壶已经很少见到,不过在一些户外用品店内,还是可以找到它的身影。

这个东西估计很多人都猜不出来,它的名字叫做绳钩,是为了将食物悬挂在房梁上而制作出来的。

当时很多农村人住的土房子没有挂东西的地方,为了防止老鼠偷吃食物,当时的人们便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

如今的供销社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我们看到过去出生在这一年代的人,在艰苦岁月中,所展现的坚强和韧性。或许你也不再年轻,但是你所经历和成长的,却是你一辈子的财富。

来源:万物知识局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以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lqmw.cn/jujiariyong/1858.html

编辑:147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