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领券买喔 >

“ 十大致癌卫生巾黑名单 ”疯传网络,事实真相

发布时间:2025-01-28热度:
最近,网络上广泛传播着一则名为“十大致癌卫生巾黑名单”的消息...

最近,网络上广泛传播着一则名为“十大致癌卫生巾黑名单”的消息。该名单声称护舒宝、苏菲、娇爽、ABC等知名卫生巾品牌均被检出含有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因此存在致癌风险。此消息在社交平台上被部分博主进一步解读为“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曝光结果,引发了广大消费者的担忧。

然而,经过上海辟谣平台的深入调查,发现这份所谓的“黑名单”实际上是一份虚假的榜单。它既不是今年也不是往年“315”活动的曝光结果,更不是由任何监管部门发布的。实际上,这份榜单是由AI技术生成的,并且这一点在网传的图片上已经有所体现。

仔细查看网传信息,可以发现不同账号、博主在传播这份榜单时,虽然文字、画面、解读有所差别,但源头都指向了一张来自“夸克元知”的图片。而“夸克元知”是搜索引擎“夸克”基于AI技术推出的问答产品。因此,这份“十大致癌卫生巾黑名单”实际上是AI生成的结果。

不过,由于部分公众对“夸克元知”并不了解,或者没有注意到“全网内容智能分析”的标注,因此误将这份AI生成的榜单视为了可靠的来源。这也提醒我们,AI生成的内容需要更加明确、醒目的标注,以避免误导公众。

在这份虚假的“黑名单”传播过程中,部分博主的不负责任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未经核实就将榜单与“315”活动联系起来,甚至冠以“央视曝光”等旗号进行解读。然而,事实上今年“315”期间监管部门和各地媒体的曝光并未涉及卫生巾产品。这些博主的误导性解读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恐慌和误解。

此外,还有博主利用这一话题进行“带货”,宣称自己推荐的品牌安全可靠,而“黑名单”上的品牌则存在风险。然而,这些解读和推荐都是基于虚假的前提,因此并不可信。

那么,市场上的卫生巾产品质量到底如何呢?上海辟谣平台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首先,他们发现AI生成“黑名单”的主要内容实际上来源于测评媒体《消费者报道》在2014年发布的一篇文章。该文章指出在送检的10品牌卫生巾中均检出了荧光增白剂,但并未提及“致癌黑名单”的说法。同时,文章也承认当时卫生巾国标中并未对荧光增白剂等物质做出任何规定。

  2014年的文章原文截屏(部分)

其次,从近年来各地监管部门的抽检结果来看,卫生巾产品的合格率总体较高。多地不同级别的市场监管部门均对当地市场的卫生巾进行过抽查,合格率为100%。这既包括大品牌也包括小品牌的产品。

因此,消费者无需过分担心卫生巾产品的质量。在选择卫生巾时,应注意选购正规厂家生产、正规渠道销售的产品,并查看卫生许可证明。同时,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假冒品牌、山寨品牌以及“三无”产品。对于网络上流传的各种榜单和解读,也应保持理性思考,避免被误导。

要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 核实信息来源:在接收到任何消息或榜单时,首先要确认其来源是否可靠。查看信息是否来自官方渠道、权威媒体或经过认证的机构。对于社交媒体上的传言或未经证实的消息,要保持谨慎态度。

2. 批判性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消息。学会提问、分析、比较和评估信息,以判断其真实性和可信度。

3. 多渠道验证:在做出判断之前,尝试从多个渠道获取相关信息。比较不同来源的信息,看它们是否一致,并注意任何可能的偏见或利益冲突。

4. 警惕误导性内容:对于标题党、夸大其词或煽动性内容要保持警惕。这些内容往往旨在引起情绪反应而非提供准确信息。

5. 关注官方通报:对于涉及产品质量、健康风险等重要问题,关注官方监管部门的通报和公告。这些通报通常基于科学证据和严格审查,更为可靠。

6. 保护个人信息:避免随意分享个人信息,特别是在社交媒体上。谨慎处理隐私设置,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7. 教育自己和他人:通过学习和分享关于信息素养、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和周围人的防范意识。

8. 举报虚假信息:如果发现虚假信息或误导性内容,及时向相关平台或机构举报。这有助于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和危害。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增强自己的辨识能力,降低被误导的风险,并帮助维护一个更健康、更可信的信息环境。

来源:上海网络辟谣 博卫资讯综合整理

本文地址:lqmw.cn/lqmw/2236.html

编辑:147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