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领券买喔 >

我们何时才能摆脱“月经贫困” | 政治学与生活

发布时间:2025-01-28热度:
近日,有关“散装卫生巾”的话题在微博上引起热议。对此,小惑也想和大家聊一聊月经那些事儿。...

近日,有关“散装卫生巾”的话题在微博上引起热议。事情起因于一位博主发现在网上有人售卖疑似三无产品的散装卫生巾,而这种散装卫生巾100片仅需要29.99元,对于这件每片售价不足三毛钱的卫生巾有网友提出质疑:“这么便宜的三无产品也敢用?用在私处的也敢乱买?”对此有买家回复:“生活难,我有难处。”

图源自微博

这个话题很快就冲到了热搜榜,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争议。至今#散装卫生巾#话题下已有13.4亿的阅读和22.6万的讨论。

图源自微博

01.

常识科普:有关卫生巾

在此次的讨论大潮中,我们发现男性对女性使用卫生巾的需求有极大的误解。在社交网络平台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言论:“卫生巾哪有那么贵,而且一个月就来一次大姨妈,一次也就几片么?”“一片卫生巾按2元计算,一个月5天一天2片也就20块钱…翻一倍吧,一个月你掏不出40块解决生理问题?”“为啥卫生巾需求这么大,还不是因为懒得自己制作勤快换洗棉布的,你去问问自家长辈哪一个不是自己纳自己用的放心?”……诸如此类的言论很多很多,这明显反映出男性对女性月经的认知不足

图源自微博

首先,女性为什么要使用卫生巾且要使用合格的卫生巾而不是散装卫生巾或者自己做的棉布条等?女性盆腔、子宫、宫颈体外环境都是相通的,这样的结构使女性的生殖系统更容易遭受外界致病物的侵袭。尤其在月经期间,生殖器官的抵抗力下降,比平时更加脆弱,如果使用了不合标准的卫生巾,就容易发生感染。据统计,使用不合格的卫生巾,有38%的女性会患上严重的妇科疾病,73%的女性会在经期感到局部皮肤瘙痒、烧灼、灼痛,80%左右的女性还会出现高烧、头痛、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因此,要安度经期,选择合适的卫生巾至关重要。热搜中的散装卫生巾或者是图片中网友所提到的自己做的棉布条,都是没有办法为经期女性提供干净卫生舒适下体环境的产品,使用之后会对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其次,女性经期要使用多少卫生巾?平均来看,女性的正常经期大概在5-8天,为了健康和卫生,医生建议女性量多的日子(大概在3-4天)每2-3小时换一次,量少的日子(大概也在3-4天)也不要超过4-5小时换一次,因为超时就容易滋生细菌,对健康产生危害。因此,这样算下来女性平均一个经期就要用掉三十多张卫生巾。最后,女性每个月要为卫生巾花多少钱?根据中国品牌网提供的数据,以最受欢迎的卫生巾品牌“苏菲”为例,一包日用卫生巾(13片)价格大概在16元,而一包夜用卫生巾(10片)价格大概是26元,按照每次两包日用和一包夜用卫生巾,每个月的开支大概在60元,更别说还有一些量特别多的女性需要的加长款或者安心睡裤,或者舒适感更高的液体卫生巾,这些的价格只会只高不低。而一个女性,平均从12岁初潮到55岁绝经,一生要经历五百多次月经,算下来虽不至于像网上夸张的说法“我买卫生巾的钱都够我付首付了”,但在这上面女性要比男性多花的钱确实不少。而这笔钱,对于很多女性来说,是不能支付的痛,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月经贫困。

中国品牌网提供的十大最受欢迎的卫生巾品牌

02.

令人心痛的月经贫困

什么是月经贫困?月经贫困就是指女性买不起经期所需要的卫生用品,卫生巾高昂的价格使其陷入生活的窘境。在中国,有六亿人每月收入不足1000元,这代表着中国有三亿女性处于月经贫困中,她们很难每个月拿出五六十块去为自己的生理特性买单。微博中散装卫生巾的买家也是这样的群体,“难”这个字,无不透露着贫困女性的艰辛和心酸。而最让人难过的是,能勉强支付得起这种散装卫生巾的女性还不是受月经贫困困扰最严重的人。还有女性,甚至连这样廉价的卫生巾都买不起,只能用自己缝制的月经带来度过一个女性每个月最脆弱的时期,这样的月经带还要反复使用。而这样的女性,她们的痛苦、她们的需求、她们的权益却被湮没在了“一个月一杯奶茶的钱都省不下来吗?”的质疑中,这样的质疑对于承受着难以言说的“月经贫困”的女性来说,何异于“何不食肉糜”的质问!对于月经贫困,还有网友指出,月经贫困归根结底是贫困,就算每个月给这样的女性几十块钱,她也不会拿去买卫生巾而是买别的生活必需品,比如油、米等。但这恰恰证明了贫困女性的权益长期被忽视的问题,甚至于她自己都会忽视自己的应有权益

微博网友指出月经贫困的根本是贫困,和卫生巾关系不大

女性的私处本就是很柔弱的,经期更甚,私处的健康状况影响着一个女性的生活。若是不注意私处的卫生,经期期间用不到合格的卫生巾产品,很容易使女性患病,宫颈癌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在女性癌症疾病当中,宫颈癌所导致的最终死亡人数排在了女性癌症的第四位,宫颈癌也是中国15岁至44岁女性中的第二大高发癌症。根据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中国每年约有13万新增宫颈癌病例,占全球新发病例的三分之一,其中约有8万女性去世。目前,我国的患者也已经占到了全世界总患者人数的28%,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国家是一个宫颈癌患病大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宫颈癌疫苗被研发出来并投入市场使用,女性可以选择注射宫颈癌疫苗来保障自己的安全,但是宫颈癌疫苗的价格却会让贫困女性望而却步,同时,贫困女性又会因为买不起合格的卫生巾而增大患宫颈癌的风险,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当然这样的现象并不只在中国发生,也不只在发展中国家发生,发达国家中的女性也会陷入月经贫困。据统计,在英国14岁至21岁的年轻女性中,有一半曾因为经期缺课,每十人中就有一人无力负担卫生用品。月经贫困正在成为造成女性与男性不平等的因素。另外抛却买不买得起的问题,说回卫生巾本身。卫生巾到底算是必需品还是消费品?很显然,对于女性来说,它肯定是属于生活必需品但是在我国卫生巾却和其他零售商品一样,被征收13%的增值税,这看似没有什么问题,但这背后确暗含着一直以来对女性权益的忽视。作为女性生活中的必需品,卫生巾的税率是13%,征收的税率是增值税中最高的一档,而像农产品、食用植物油、热水、化肥等税率是9%,甚至书籍、杂志等也在9%的税率中。为什么女性要因为自身生理结构的不同而要每月多支付那样一笔钱,而这笔钱的中含着非生活必需品的税。难道仅仅因为只有女性需要这样的东西它就不能算作必需品吗?判定一个东西是否是生活必需品的标准难道是男性用不用吗?

2020税率图表,图源自网络

可以说,女性在这一方面的需求从来就没有被正视过。税收是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女性的生理需求就没有被当成是刚需。疫情期间,就发生过院领导驳回女性医生护士要求卫生巾的请求,并认为这并不是必需,并且时至今日,生理裤等女性生理期用品都没有被纳入官方防疫物资中。这不仅是一直以来人们对女性需求的无知,更是对女性权益的不重视!

疫情期间女医务人员向微博某博主求助卫生用品

03.

不能提及的月经羞耻

另外,在月经贫困话题被谈起的时候,一个相伴相生的话题也在讨论之列——月经羞耻。我想这样的情景无论男生女生都一定觉得熟悉:课间,女生会偷偷摸摸的拿着一个小包,小包还会被藏进袖子里,低着头快速穿越人海走进厕所。或者,对于女生来说这个场景会不会熟悉呢:你来了月经,却发现没有带卫生巾,于是你会小声的,偷偷问班上的女生有没有带,女同学也会以同样的小声回答你,如果带了还会像黑帮交易一样,在暗无天日的桌洞里,从这个女生手里传到那个女生手里。借卫生巾这件事,换句话说,在公共场所以正常音量提卫生巾对于大部分女生来说都是羞耻和令人尴尬的,从来不会有人像借橡皮一样坦然的说出那句:“嘿,你带卫生巾了吗,借我用一下。这样的羞耻仿佛从一出生就刻进了女性的骨子里,但我们都知道,这种羞耻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又是怎么来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是三方面原因造成的女性月经羞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在中国家庭教育中性教育向来是缺乏的。大多数的中国家长都没有主动的向自己的孩子普及过性教育,在涉及第二性征的事情上面,父母永远讳莫如深。在知乎上就有问题:“怎么看待妈妈说月经很羞耻?”问题下,题主说到她来初潮那天妈妈的原话:“用完的卫生巾不能出现在马桶内,不要让别人看到你的卫生巾,脏了的内裤不能正常洗,要洗3遍,洗完后香皂,手也要洗三遍”有次题主上厕所不小心把血弄到地上了,被爸爸看见后爸爸还用很嫌弃的语气和话告诉了妈妈。她说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慢慢的让她觉得这种事情就是羞耻的。而同样重要的学校教育中,性教育也从来没有被重视过。有多少人的学校开设过生理教育课程?有多少人的学校正经上过这门课?就算有并上了这门课,又有多少人的生理课程是男女分开上的?甚至有多少人的生物课,在讲到性器官的时候,被老师几句话跳过?学校在性教育上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加上家庭性教育的缺失,月经羞耻就更容易出现在女性的生活中。但是笔者认为,造成月经羞耻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社会大环境,因为在同样缺失性教育的条件下,生理特征羞耻给女性带来的困扰尤其大这就是因为长期以来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导致的在传统文化中,和月经并行的词是肮脏,病,羞耻感,就像圣经《旧约》中的定义:“女人行经,必污秽七天”;或是波伏娃在《第二性》中的控诉:“当女孩发现内裤有可疑的血迹时,以为患了一种可耻的疾病。”这样的对女性月经的偏见在21世纪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改观,在印度拍的《月事革命》中,对于月经,一个女孩儿这样说到:“我知道是什么,但我觉得害羞,我不能说。”一个长辈妇女对月经的说法是:“流血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只有神才知道的事情,流出来的是坏血。”甚至有女生因为来月经而退学!很难想象在现代社会对女性月经还有这么大的偏见吧?但这种现象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据统计,对月经的隐晦叫法居然超过了5000种,在中国,月经就经常被叫做“大姨妈”“那个”“来事儿”……

《月事革命》

《月事革命》中采访女孩儿,什么是月经

因为月经而辍学的女孩儿

最可笑的是,官方在这一方面也从来没有给予过正面向导:月经广告中从来都是用蓝色液体代替经血(这让很多男性都以为女性的经血是蓝色);《PAD MAN》引入中国后被翻译成《印度合伙人》,海报中男主角拿的卫生巾被P成纸;疫情期间,央视对武汉女医务工作者的采访中“生理期”三个字被去掉……社会大环境如此,直接导致了月经羞耻在现在依然存在,尤其在偏远闭塞的地区,对女性的歧视更是常事,更不用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月经广告中从来都是用蓝色液体代替经血

《印度合伙人》,海报中男主角拿的卫生巾被P成纸

重播后“生理期”三个字被去掉

因此,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月经羞耻?一则自然是希望能够打破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女性不要再因为自己的生理特性感到羞愧;二则,月经羞耻和月经贫困是息息相关的,正是因为月经羞耻的存在,才会让处于月经贫困中的女性没有办法正视自己的合理需求,很难为自己权益的缺失发出求助的声音,打破月经羞耻,更多的是希望处于月经贫困的女性可以正视自己的需求,让她们从自身就不再害怕诉说自己的需求最后,让笔者欣慰的是,在散装卫生巾话题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处于月经贫困中的人的卫生巾问题,并且有意识的开始为这些用不起合格卫生巾的女性捐款,帮助他们安度生理期,也越来越多的女性呼吁从自身做起,拒绝月经羞耻。我希望,每一位女性的生理期都能得到温柔对待;我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在经期用上合格的卫生巾产品,不再受月经贫困的困扰;我希望,每一个女性不再为自己的生理特性感到羞耻;我希望,每一个男性不再觉得经血是蓝色;我希望,当女性忘记带卫生巾的时候,能像借橡皮一样坦然说出那句:“嘿,我来月经了,你们有谁能借我张卫生巾?”

往期精彩:

Mojito里的古巴风情

政治思想家们的原生家庭

从《部落冲突》看政治学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遇见逆水寒》中的北宋江湖

中年危机只存在于女明星群体吗?

凡尔赛宫建筑风格背后的政治意味

《恋与制作人》里的权力精英爱情

“律政先锋”《未定事件簿》火出圈?

为什么papi酱孩子随父姓会引发波澜?

编辑 | 王啸林

审校 | 古宇昕

本文地址:lqmw.cn/lqmw/2238.html

编辑:147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