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非遗”版春节点燃了市民非遗休闲游的热情。“过个非遗中国年”成了当下的时尚。
当非遗遇上网剧IP,会产生怎样的火花?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春节前后推出的游园会、市集、非遗体验等活动,满足了游客对非遗休闲游的美好期待。

1
宝山民博馆正在举办的多“财”多“艺”“非”你不可——新春剧本游园会上,复原了爱奇艺网剧《小财迷》中的场景,“令记绸缎庄”“徐记香坊”“飘香香茶铺”“尽欢堂游戏厅”……剧中的店铺和装饰结合传统非遗体验,让观众瞬间穿越入戏。
“第一次参加非遗这样一个活动,让我感觉很有意思,也希望后面可以更多地接触这一方面知识。”
“今天我来体验了香囊,很香,还可以治病。”

在“金熊猫杂货铺”里,一批来自非遗传承人创新研发的非遗文创产品--面塑娃娃、刺绣团扇、手工编织、葫芦盘扣、发财滚滚年画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结合,兼具“时尚感”和“烟火气”,让市民在体验结束后也可以将非遗带回家中、带入生活。

民俗展演、汉服妆造、手作体验、非遗集市、互动游戏,新春剧本游园会精彩纷呈,“一站式”满足多元需求。不仅有古筝表演、皮影戏、香道、茶道等非遗项目的精彩演出,还有各类好喝的养生茶饮,传统美食老香斋的美味点心,贴心的中医养生诊疗等……活动现场还设计了各种打卡互动游戏,参与者均有机会获得奖品。活动现场还免费向观众发放春联、剪纸、年画等。
新春剧本游园会自元旦开园以来,每周都有不同主题的非遗手作体验,如古风盘扣、特色香囊、十字挑花、新春剪纸、琉璃发簪等,排期满满,为非遗爱好者提供了一方趣味手作乐园。


“贴完箔以后就可以你的羊毛刷把造型以外的金属箔刷卡掉,今天学会了非遗烧箔技艺后,大家可以尝试再做其它的烧箔画。”
在一场非遗烧箔技艺体验活动中,游客们就在李静老师的引导下,制作专属的金箔台历。
“日历上其实也记载了很多中国节气的知识,我们结合日历和非遗烧箔技艺,为大家呈现一个DIY新年日历的这样一个方式,让大家能够通过这项非遗技艺把作品带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在新的一年有一个自己的美好的期望。”

自己动手做的快乐,更是让大小观众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的体会。
“确实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挺关心的,特别这种手工艺活动,感觉很多人都特别愿意参加。”
“这也是好的一个事情,一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还是需要传承的,因为非遗的东西毕竟是我们中国的独有的文化。”
2

在非遗春节的热潮下,如何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次游园会是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首度尝试与网剧合作。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展馆运营部主任杨秋琳表示,本次新春剧本游园会想要尝试探索的就是如何让非遗能够更加抓住年轻人的心。

“就是把剧里的一些店铺就做了一个线下的布置,引入了当下年轻人比较喜欢的一些古风的元素,再结合古风剧,及一些非遗时尚的表达方式,能让年轻小伙伴们来我们的这样的非遗场馆多转转多走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次游园会将持续到2月12日元宵节:
“包括有品糖画,看我们的皮影戏,还有做彩绘的葫芦,以及做非遗的衍纸,年初六有自行创作的非遗柒扇以及年初七的非遗绒花扭扭蛇,一起热热闹闹快快乐乐的过一个欢乐的中国年。”


此外,为给广大青少年提供一段与众不同的假期体验,宝山民博馆还推出了首批“小小非遗推荐官”,孩子们在充满创新性和吸引力的非遗市集中,化身为店铺的“小小推荐官”,为前来参加活动的游客们头头是道地介绍特色非遗知识、民俗故事、技艺门道等等,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更好地理解和传播非遗文化。

今年,民博馆还将继续聚焦“非遗”主线,策划举办樱花主题展、民间艺术成果展等大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高品质展览和公教美育活动,为市民观众献上更多传统文化和时尚潮流相碰撞的精彩内容。杨秋琳表示,今年新研发的24节气主题活动就值得期待:
“2025年我们的《艺课堂》将再次推出新的主题项目--24节气传承中华之美。主要是在每个节气的前后,我们馆会举办相应的主题的课程,邀请广大的市民游客一起来参与,更好地体验四季的生活之美。”

本文地址:lqmw.cn/meizhuang/2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