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预警”:这篇文章有点长,毕竟潮汕美食实在是太太太多了,建议大家先收藏。 传闻中的牛肉丸 这么正宗的猪肠“涨”糯米只有潮汕才能吃到。 潮汕人喜欢把猪杂与枸杞叶、益母草、珍珠菜相搭配一起炖煮。 说到潮汕美食,潮汕的粿不得不提。 按照时令与时年八节顺下来,潮汕人几乎天天都在吃各种各样的粿,保证不重样,包你吃不腻,还看花眼。 潮汕地区保留下来的民俗活动很多,时年八节一到,各种源于祭祀的粿品纷纷摆上了桌,其中最常见到的是红桃粿。 不只是用于重大节庆与祭祀,潮汕的粿一度漂洋过海随潮汕人下南洋谋生,对潮汕人来说,粿是潮汕人贮存在食物中的精神寄托。 无米粿,晶莹剔透的水晶球 鲎(hòu),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生物,生活在浅海区,便被靠海吃海的潮汕人端上了餐桌。 先把鲎的肉与米浆混合,随喜好加入鲜虾、南乳肉、鲜肉碎、鹧鸪蛋、厚菇,调味,再经油浸高温,一个完美的鲎粿就制成了。 乌漆嘛黑的鼠壳粿 揭阳乒乓果原为“槟醅果”,因读音相近被误记为“乒乓粿”,沿袭至今。 乒乓粿“外皮清柔软,内馅香脆甜”,这香来自槟醅麸,即糯米带壳在鼎中反复烤焙,使其爆涨后压成的麸末。 甘筒粿 甘筒就是马铃薯,把马铃薯碾成泥,和上面粉再加入香菇虾米瘦肉等配料,搓成长条状上锅蒸熟。 蒸熟的甘筒粿切片,上油锅煎至两面金黄,煎炸过的甘筒粿酥脆有嚼劲,带着炸薯片的香味。 在潮汕地区,栀粿是端午节必吃的粿。 栀粿也叫“栀粽”,“粽”跟“壮”同音,所以在潮汕话里这叫“吃壮”,寓意吃了身体强壮。 菜头粿 大白萝卜在潮汕地区被称作白菜头,菜头粿就是萝卜糕。 甜粿 潮汕打冷,是潮汕地区最有特色的菜式之一。 打冷,是指潮汕地区的冷盘熟食。这些食物没有精美的摆盘, 没有高档的就餐环境,但恰恰是潮汕人最喜欢的风土美食。 煮熟后把肉剔出来,撒上一点盐巴再翻炒即可。 对于“好吃”的潮汕人来说,保持食物的原味才是美食的最高境界。生吃海鲜是潮汕美食的一大特色。 清水洗净,直接浇上100度的开水,死亡后自动打开,流出一盘血水…… 你吃过吗? 听到这里你也不用害怕,即使是生吃海鲜,也是经过一番料理的。 不得不说潮汕人调制香料与配菜的技能仿佛与生俱来,葱姜蒜,醋糖油,辣椒绍酒香菜,只要你喜欢的味道,都可以往里面加。 作为中国唯一的内海湾城市,汕头拥有十分丰富的海产资源,对海鲜的处理自然得心应手。 比起生腌海鲜,潮汕地区有一道真正有毒的美味。 潮汕人煮河豚的方法也不复杂,与其他料理鱼的方式差不多,加上一点普宁豆酱,立马提鲜。 腌沙蚌 达濠鱼丸一般选取自那哥鱼或者马鲛鱼作为食材。 剁成泥的鱼肉除了制成鱼丸,还可以用来做鱼册鱼皮饺。 卷章其实是用黄豆腐皮包裹成的猪肉卷,包好后下锅炸至金黄。 猪脚饭,是真的香 稍带肥肉的猪脚是最香的,一看就是满满的胶原蛋白。 淋上特制的卤汁,简直是最下饭的硬菜。 粿条的爽滑清淡,与卤味浓烈的香气互相成就,才有了一碗人人称赞的粿汁。 卤汁火锅 卤水,本身带有咸味,食材在卤水中翻涌后捞起,不加蘸料也好吃,咸淡适中。城君建议,鹅肠请加入必点菜单。 白糖加热成糖浆,把切块的芋头在糖浆里快速翻炒,直至芋块均匀包裹上白砂糖即可出锅。 普宁的豆酱,加上肥美的鸡,在白切鸡清甜的基础上又多了几分地道风味。 一切从滚烫的白粥开始,加上你想要的各种食材,其中必不可少的蟹和大虾。 要说狠人,那还是潮汕人够恨,他们连青涩的青橄榄也不放过,直接用来炖汤。 到了正月初七这天,反而要吃一顿蔬菜羹。 熏鸭脯 菜头,同上文一样是指大白萝卜。 在潮汕地区找小食,街头美食系列也不可错过,在老市区的街角转一转,转角有惊喜。 说起潮汕街头便宜又好吃的小吃,想必是水粿了。这个过年,你会不会去潮汕呢?反正我的心已经回去了。不管你去还是不去,城君今天决定再次献出私藏已久的菜单——潮汕100种必吃美食!
每头牛,出现在师傅面前时,就已经被分好雪花、脖仁、吊龙、五花趾……师傅说,不同的牛肉部位要有不同的刀法。虽然看起来肉都差不多,但当你夹起下锅一烫,再蘸上潮汕沙茶酱……你才会发现,原来一头牛身上的肉能吃出这么多种味道的口感啊!这时候你就知道,爆红也得要有实力呀~
图/图虫@CHACHA538肉片切得薄,易熟。火锅店里的,人气兴旺,餐桌上的牛肉上了一盘又一盘。5秒、10秒、15秒,就能得到一大筷子的肉。何尝不是肉食者的幸福天堂呢?
挤牛肉丸。
大排档必备的炒粿条 牛肉、芥蓝、沙茶酱,粿条,是天生的最佳搭配;鱿鱼、大虾、番茄,也让一盘炒粿条看起来色香味俱全。炒粿条,是大排档的保留菜单,也是街头小店小炒必备。不过,人们更愿意在街边炙热的火炉旁,等待老板从手中递来那份热乎乎的炒粿条。
必不可少的潮式肠粉来了广东,怎么能少了肠粉呢。承袭广式布拉肠的潮汕肠粉,在布拉肠的基础上做出本土化的改良。比如汕头的肠粉,一张薄薄的皮裹上满满的料,香浓的酱汁浸润着面皮,吃过的人都忘不了!
潮州肠粉,酱汁的主角是花生酱,口感很奇妙。
到了饶平,肠粉又有了不同变化,它的酱汁分咸的和甜的两种。甜的酱汁,以糖浆熬成,直接淋在肠粉上。如果想要打卡潮汕肠粉,饶平肠粉值得一试。
黑暗料理——猪肠“涨”糯米把糯米、花生、干贝、虾米等塞进清洗干净的猪肠里。上锅蒸熟即可出锅,切片,淋上甜味儿的特制酱油,甜而不腻。
图/微博@py天才兒童吃不厌的猪杂枸杞汤
鲎粿,第一个字是啥?
跟乒乓球无关的乒乓粿
栀粿
麦粿
鱼饭起源于潮汕渔民,打鱼时怕回到家时鱼肉不新鲜了,就用盐水煮熟了带回来,甚至还能充当海上的食粮。潮汕的鱼饭,不单指一种鱼,理论上说几乎每种鱼都可以制成鱼饭。但是市场上经常看到的是巴浪鱼饭、江鱼饭、红鱼饭、姑鱼饭等。
薄壳米和红肉米,也都不是米薄壳米,其实是海瓜子或薄壳的肉,与红肉米都是小蛤蜊。
薄壳米。图/图虫@橙不方
红肉米新鲜的薄壳除了制成薄壳米,还能与它的绝配搭档组成另一道美味:“金不换”炒鲜薄壳。“金不换”是客家和潮汕地区的叫法,原是红骨罗勒。不加“金不换”的炒薄壳是没有灵魂的。“金不换”能除去贝类海鲜的腥味,使之更为鲜甜。如果你去市场买薄壳,卖菜阿姨绝对会给你配一把“金不换”。
吃鱼生,够生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潮汕地区依山傍海,有丰富的天然食材库。
可怕的血蛤
图/图虫@励志成为摄影师的阿强腌蟹,逃不过的真香潮汕地区,一直有生吃海鲜的传统。
切开的每一份蟹块都带着蟹膏,一入口就化开,加上滑嫩的蟹肉,来不及好好回味就滑入喉咙,简直欲罢不能。
图/《风味原产地·潮汕》卤虾姑如果你在腌蟹中体会到了“真香”的快乐,那么皮皮虾,走起来!潮汕人口中的虾姑,就是皮皮虾;腌海鲜,也叫“卤”。而卤虾姑,就是双倍真香。
每一只游不出潮汕的鱼,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丧命的。
别被它可爱的外表欺骗了,人家可是有毒的。河豚有毒,所以杀鱼师父的刀工也很重要。切鱼不要切破肝脏,这是毒素最多的地方。
大家吃河豚还是要注意安全。
达濠鱼丸在潮汕,能当乒乓球打的丸子还有达濠鱼丸。
鱼还有另一种超级变化形态——鱼册鱼皮饺
鱼皮饺的皮和进了些许面粉,擀成的皮更薄,还可以看见中间包着的粉色肉团。被鱼刺劝退的朋友们,不妨试试潮汕鱼丸、鱼册、鱼皮饺,放心,绝对不卡刺。
不甘作配菜的卷章潮汕惠来的卷章,经常作为猪脚饭的配菜而存在。但其实,猪脚饭中的卷章好坏,对潮汕人来说也至关重要。
绝美卤味在潮汕,最隆重的卤味便是卤鹅。没有一只鸡跑的出广东,也没有一只狮头鹅跑的出潮汕。每逢节日祭祀,稍微宽裕的人家都会买一整只鹅来做祭品。在潮汕地区,潮汕的卤鹅店众多,竞争激烈,不好吃的卤鹅店是开不下去的。
酱油、冰糖、桂皮、砂仁、豆蔻、八角、南姜、料酒、蒜头、香菇……二十多种香料秘制而成的卤水,肥美的狮头鹅在卤水里翻滚,上色,入味。鹅头,鹅脖,鹅掌;鹅肠,鹅肝,鹅翅;各个斩件各有风味。肥而不腻,入口香滑。不止下饭,还能下酒。
卤味与粿条,谁占了谁的便宜
翻砂芋头的甜,刚刚好
豆酱焗鸡,必争第一
最抚慰人心的深夜美食——砂锅粥砂锅粥的精髓在于滚烫。
朥粕糜,猪油渣也吃?朥粕,即是熬猪油剩下的猪油渣。猪油渣加白粥,听起来有些黑暗,如果你想尝试,说不定有意外惊喜!
图/微博@马里奥大鱼猪肺炖橄榄潮汕人对橄榄的爱,就像湖南人对槟榔的爱一样。
七样羹每年过年,潮汕人桌上几乎都是大鱼大肉的硬菜。
图/微博@爱上汕头
猪血汤广东人爱吃西洋菜。猪血和西洋菜两种本来并不相关的食物,搭配在一起简直妙不可言。要是再蘸上一点鱼露、胡椒粉,味道更鲜。
咸甜之争?不存在的端午节吃咸粽子还是甜粽子?这种争议在潮汕是不存在的,因为这里有双拼粽子,能满足你的一切要求。
菜头丸
澄海猪头粽与猪肉脯汕头澄海的猪肉脯,出了名的肉香浓郁。而猪头粽的香味比猪肉脯更浓,用料与制作也比猪肉脯更复杂。吃起来口感稍硬,但是很有嚼劲,越嚼越香。
肖米肖米,即是潮式烧麦。潮式肖米的馅儿,不全是肉,还加入了竹笋。荤素搭配得刚刚好,多吃几个也不觉的肥腻。
潮汕甜品之金玉满堂广东地区讲究“意头”,食物也都有着漂亮的外表与寓意美好的名字。番薯与芋头做成的这道美食,是潮汕宴席上必不可少的菜式,代表着金玉满堂。
在老街闲逛的时候,不经意间,就会遇到推着26寸老式大单车卖糖葱薄饼的阿伯,刻意找寻反而寻不到。
薄薄的饼皮里裹着酥脆带孔的麦芽糖,撒上芝麻粒,放上一根小小的芫荽,一口下去味蕾全部被打开。炒粿,无法拒绝的香味
潮州的街头巷尾,经常能看到卖炒粿的小摊,摊前经过的人,一定会被香味吸引。
用米浆制成的粿块,煎炒后打上鸡蛋撒上葱花,外香里嫩,不信你不嘴馋。猪脚圈,真是个大猪蹄子
这个炸成猪蹄形状的圈圈,名字也很有趣,就叫猪脚圈。但实际上,里面包裹的是豌豆和葱花。”悠扬的铃铛声,比大喇叭还有冲击力的吆喝声,在你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从你家楼下呼啸而过,等你追出去喊阿伯。往往只能看到一个潇洒的背影。
当然也不用着急,吆喝完一圈,阿伯总会在路边找棵最大的树停下来,等着刚刚接收到“街头暗号”的小馋鬼。早些时候的豆花与草粿,一定要用旧旧的青花小碗吃,撒上薄薄的糖,就在路边大口吸溜。吃完可记得把碗还给阿伯。
生蚝,潮汕地区又叫“水生”。
烙蚝烙,要选小而肥的生活,这样的摊出来的蚝烙又好看又好吃。
一圈煎至金黄的薯粉跟鸡蛋口感酥脆,加上滑嫩的生蚝,一点鱼露一把芫荽,最受欢迎小吃的名号可坐稳了。潮式春卷馅料丰富,酥脆的表皮加上满满的料,一口满足。
炸粿肉的诱惑
腐皮包裹着五花肉、马蹄、鸡蛋、油豆皮,蒸熟后放凉,再下锅炸至金黄。
酥香多油的炸粿肉中,有着马蹄的清香,很好地把炸粿肉的油腻给中和掉。
在潮汕,还有一类美食很“杀嘴”,那就是潮汕的杂咸。
潮汕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天气热的时候人容易感到食欲不振,食白粥可养胃气、生津液。
潮白粥清淡,于是潮汕人便制作出很多杂咸小食来配白粥食用。
橄榄菜工夫茶最佳伴侣——茶配
潮汕人爱喝茶,从早晨喝到晚上,一天下来不知道喝多少泡工夫茶。
在潮汕喝茶,最好搭配茶点。而且,潮汕的茶点大多比较甜,配上功夫茶那便刚刚好。
酥糖每一样小食都是由最朴素的食材制作,或是花生米、糯米、又或是白糖芝麻绿豆。价格亲民,容易保存,在潮汕地区流传久远。
有这样丰盛的下午茶茶点,喝多几泡工夫茶也不在话下。
甘草水果五彩缤纷的甘草水果大拼盘,是属于夏天的味道。
炎炎夏日,饭后来一份甘草水果,可助消化,止渴生津;又能祛痰,清燥润肺。海石花是热带海藻中的一种,是从普通珊瑚草中精选而出的枝条较大的黑褐色海藻。
潮汕人把海石花熬出的汤汁制成果冻,夏日清凉必备小吃。可直接食用,有的也可以泡水,与蜜饯差别较大的是,潮汕果脯中咸的比较多,有时也可做配粥小菜。
甘草橄榄
参考资料:
《圆桌派》第二季二十二期。
版权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 ·合作本文地址:lqmw.cn/meishi/1586.html